top of page

【腓利门书*第四课B】主同在(门8-12)

  • RBM
  • 1 day ago
  • 9 min read

ree

门8-12:


8 我虽然靠着基督能放胆吩咐你合宜的事。9 然而像我这有年纪的保罗,现在又是为基督耶稣被囚的,宁可凭着爱心求你。10 就是为我在捆锁中所生的儿子阿尼西母(此名就是有益处的意思)求你。11 他从前与你没有益处,但如今与你我都有益处。12 我现在打发他亲自回你那里去。他是我心上的人。


8 Therefore, though having much boldness in Christ to command you to do what is right, 9 out of love instead I appeal, being such a one as Paul, an old man and now indeed also a prisoner of Christ Jesus—10 I appeal to you on behalf  of my child, whom I begot in prison, Onesimus. 11 who once was useless to you, but now indeed is quite useful both to you and to me.12 whom I am sending back to you—whom is, my very heart.


8Διὸ πολλὴν ἐν Χριστῷ παρρησίαν ἔχων ἐπιτάσσειν σοι τὸἀνῆκον, 9διὰ τὴν ἀγάπην μᾶλλον παρακαλῶ, τοιοῦτοςὢν ὡς Παῦλος πρεσβύτης νυνὶ δὲ καὶ δέσμιος ΧριστοῦἸησοῦ• 10παρακαλῶ σε περὶ τοῦἐμοῦ τέκνου, ὃν ἐγέννησα ἐν τοῖς δεσμοῖς, Ὀνήσιμον, 11τόν ποτέ σοι ἄχρηστον νυνὶ δὲ [καὶ] σοὶ καὶἐμοὶ εὔχρηστον, 12  ὃν ἀνέπεμψά σοι, αὐτόν, τοῦτ᾽ἔστιν τὰἐμὰ σπλάγχνα•


有主同行:阿尼西母的归途(10-12)


第10节经文将这封信的核心人物或基督代求的对象——阿尼西母——引出场。


这里我们看见神的爱:一个重生的人,神在他的生命里已经预备了很长时间,已经为他走了很远的路;在他还是罪人的时候,更已经为他上了十字架。


我们在这里也看到保罗的原则:他为阿尼西母求不是掩盖是非,而是首先承认阿尼西母的罪,承认阿尼西母就是那个罪人,那个犯罪得罪腓利门的人。


今天我们常常讲神的爱,但如果我们不正视罪,爱就空谈,就是在贩卖人的爱 ,在讨好人,在炫耀自己并伪装基督。


在这个前提之下,保罗进一步宣告:但是,这个阿尼西母已经不再是过去的阿尼西母了,他是一个新生的婴孩。


γεννάω,所生的(儿子)。


这个动词是马太福音第一章里的主要动词(生,马太福音1:2-16);这个字也是马利亚从圣灵怀孕(马太福音1:20)一句里的那个动词。


阿尼西母在洗礼中已经死了,又随基督复活。


这个新的阿尼西母是主里新生的孩子,是从圣灵生的。


保罗在层层逼近主题——靠着腓利门在主里的爱心,他前面求腓利门因爱自己而接纳阿尼西母;靠着腓利门在主里的爱心,在这里,保罗求腓利门接纳这个在基督里新造的人——何况阿尼西母已经不是那个伤害他的阿尼西母了。


基督的代求和教会里的生活常常相反。今天,很多牧者遇到阿尼西母,他们首先不提他的重生,反而念念不忘向一切接待弟兄的发出警告。



保罗的原则不仅表现在他承认过去的阿尼西母是个罪人,这是在讲律法;也表现在,他承认现在的阿尼西母是个蒙恩的罪人,一个在基督里新造的人。


这新人是重价买来的,是主的血有能力洁净的——如果拒绝承认阿尼西母是个新人,那么我们就废掉了神的恩,基督就徒然死了。


这是保罗在谈福音。


值得我们警惕的是,今天教会往往在该讲律法的地方谈福音——仿佛根本不存在罪了;而在该谈福音的地方谈律法,仿佛主的血不足以赦免他不喜欢的某位弟兄姐妹,仿佛主的恩典是不够用的,还要得到他的批准和认可那罪人才能成为“有生命的基督徒”。


事实上在救恩上,没有任何人有资格分享神的权柄。


重生都是在基督里面作的,与某些自以为属灵的人或有生命的人没有任何关系。


神造夏娃的时候,亚当正睡着,亚当没有资格宣称他参与了新生命的创造。



“在基督里”是整本圣经的核心,也是这段信息的核心。


我们能明显地看见2个“在基督里”的句字(8,ἐν Χριστῷ;10,ΧριστοῦἸησοῦ)。


事实上,第11节经文“他从前与你没有益处,但如今与你我都有益处”,用的是双关语。


一方面,保罗确实在谈新生的阿尼西母成为教会的帮助;但另一方面,这个“有益处”,乃是“基督”一字的谐音字。ἄχρηστος(ἄχρηστον,无用的,没有益处)以及另外一个εὔχρηστος(εὔχρηστον,有用的,有益处),其词根是χρηστος,与基督(Χριστός)在发音上几乎完全一样(拼写上只差一个字母,η,而不是ι)。


从基督一词的希伯来文的原意来看,11节经文听起来仿佛在说:“他从前没有被膏,但如今已经被膏”。


从希腊文的角度听,11节经文是在说:“他从前没有在基督里,但如今已经在基督里了”!



这里我们谈谈悔改重生的阿尼西母。


上节课我们设身处地把自己相像为腓利门,相像了腓利门可能面对的十字架。


今天,我们同样把自己相像为阿尼西母,想一想什么是阿尼西母的十字架。


首先,毫无疑问,腓利门是阿尼西母的十字架。


从肉体上说,阿尼西母不希望回去,那个伤口,那个罪,在基督的光照之下更为清晰,没有人愿意面对。


保罗在基督里看见自己是个罪魁。


阿尼西母和所有重生的基督徒都必然有一样的看见。


所以我们看到阿尼西母的回归之旅不是他自己能够开启的,就象悔改重生首先不是因为个人“决志”而是由于圣灵的更新一样。


阿尼西母的成长或回归同样是个“被动事件”,是圣灵催逼和带领的结果。


第12节保罗说,“我现在打发他亲自回你那里去”。


这经文实际上也告诉我们,一方面,是基督带领阿尼西母踏上归途,并将一直与他同在;另一方面,阿尼西母必须自己面对自己的过去,不再逃避和遮掩。


保罗这里更是进一步为阿尼西母求情,而且已经达到了顶点:这个阿尼西母不仅是基督里新生的,而且他已经靠基督的恩典回到你那里去了,你更当宽恕、接纳(προσλαμβάνω)他。


12节经文中第一字是连结代词(who),把12 节和上面的经文连起来,继续告诉我们现在的阿尼西母是谁,他如今已经是何等样的人。


阿尼西母是背着十字架踏上归途的,对他来说,这是宝贵的功课,是为主做见证,因此阿尼西母的十字架道路,就是见证的道理——事实上,只有这样重生的道路,才可能是见证的道路。


一个没有经历重生的基督徒,就不是真正的基督徒。


然而在生活里,我们常常看见的是没有重生经历的基督徒占据高位置,控告和抵挡回家的浪子。



但是,我们不能说阿尼西母的过去的罪是他的十字架,这样我们就完全误解了重生的意义。


我们必须明白,靠这主的恩典,由于十字架上的代赎,由于耶稣的宝血,他一切的罪已经被赦免了,那些罪已经与基督一起钉在十字架上。


老的阿尼西母已经死了,他又同基督同活。


这并非因为他做了什么将功折罪的善行,而完全是因为神的恩典,因信将赦免和拯救白白加给了他。


如果说阿尼西母以前的罪是他现在的十字架,我们就等于在将主重钉十字架。


所以我们今天最后讲一讲阿尼西母另外的一个十字架,就是魔鬼的控告。


魔鬼在圣经里有不同的名字,启示录12:10节说它是控告者。


这位控告者在约伯记第一章里,充分扮演了控告者的角色。


那时候,撒但回答耶和华说,约伯敬畏神,岂是无故呢?(约伯记1:9)。


如今,这位控告者常使用的诡计就是:用过去的罪控告重生后的弟兄姐妹,而且往往提交“虽然……,但他/她的生命怎么样呢”这样的诉状。


“他/她的生命怎么样呢”,这是一个可以打任何人的棍子,因为控告之下没有人能幸免。


这个控告之所以特别用在阿尼西母的身上,实际上就是在暗示他以前不明白的时候所犯的罪。


可悲的是,往往不是世界,而常常是“那在教会中好为首的丢特腓”(约翰三书1:9)为撒但的走卒,他们此起彼伏联合起来扮演了控告者。


他们控告阿尼西母根本不是为了真理,而仅仅是因为“好为首”(原因可能是含怨、嫉妒和私利等等)。


恰恰是因为在基本真理常识(基督为罪人死并拯救罪人而不是“义人”)上的无知,这些丢特腓们构成了阿尼西母重生后最沉重的十字架。



这沉重的十字架在过去可能毁灭阿尼西母。


但对今天的阿尼西母来说,因有主同行就它不再沉重,因为神说他的担子是轻省的。


阿尼西母解放的第一步是悔改,就是靠基督正视自己的罪。


每个人里面都有一种想方设法为自己的罪开脱的欲望和能力,这是犯罪后因害怕神(创世记3:10)也必然产生的反应。


本是自己犯罪得罪神并伤害人,人却能找到无数理由来回避和遮盖自己的罪,诸如我是没有办法,甚至我是被别人欺骗所以我不再相信任何人了,甚至我是出于好心,甚至也成为控告者,通过控告被伤害的人而取得心灵平衡,等等。


人靠自己遮蔽罪的结果只能是给撒但的控告留下了无数机会,因为魔鬼知道你的心。


所以只有靠基督的血遮蔽我们的罪,我们才可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阿尼西母一定千方百计地为自己过去的罪开脱,以避免重返腓利门家的尴尬处境。


但是,神不允许他逃避,神不接受他的“祈祷”和解释,反而将回家的勇气赐给了他,也将真正的平安加给了他。


神让他在自己跌倒的地方站起来,站在所有敌人和无缘无故的控告者中间,去见证神对罪人怜悯,怎样从十字架上如清晨的日光临到我们。



解放的第二步是正视恩典,牢牢抓住基督的救恩。


因为神的儿子说你自由,你就真自由了。


胜过撒但和世界的不是神的儿子吗?


控告者说他们更有生命,然而神说:“人有了神的儿子就有生命。没有神的儿子就没有生命”(约翰一书5:12)。


他们传自己的“生命”,我们却传神的儿子。


他们求神迹和智慧,我们只传基督并祂钉十字架。


这样,魔鬼就从你的面前逃跑了。


而控告者组成的防线反成了一场试炼,一个靠基督为元帅因此必然能攻克的耶利哥城。


一方面,这火的试炼使阿尼西母远离覆辙,更持定新生。


另一方面,这火的试炼将阿尼西母装备成更合神心意的器皿。



解放的第三步是靠顺服圣灵背起你的十字架跟随主。


对阿尼西母来说,就是毅然踏上归途,像保罗反复在宣道中讲述大马士革以及以前犯罪得罪神的经历一样来为主做见证。


我们的生命成为活祭,成为一台戏,要为主摆上。


现在我们目送着阿尼西母坦然无惧地走在从罗马到歌罗西的大路上。


虽然论断纷纷,但他只见基督不见一人。


虽然水远山长,但有主同行。


一路上,那控告者必然尾随而来,机变百出,甚至围追堵截。


然而我们主在旷野里靠什么胜过撒但的试探呢?就是神的话语,就是神的道。


首先,阿尼西母当温和地对教会说:“谁能控告神所拣选的人呢?有神称他们为义了”(罗马书8:33)。


然后,阿尼西母当像主一样吩咐撒但:退我后面去吧!因为你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马可福音8:33)。


有主同行是什么意思呢?圣灵将真理或神的道充满我们,使我们“靠着爱我们的主,在这一切的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 (罗马书8:37)。



各位弟兄姐妹,这重生的阿尼西母是什么形象呢?


这个有主同在的阿尼西母是谁呢?


他怎样走自己的十字架道路呢?


他要“靠着主,倚赖他的大能大力,作刚强的人”。


他“要穿戴神所赐的全副军装,就能抵挡魔鬼的诡计。因我们并不是与属血气的争战,乃是与那些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属灵气的恶魔争战。所以要拿起神所赐的全副军装,好在磨难的日子,抵挡仇敌,并且成就了一切,还能站立得住。所以要站稳了,用真理当作带子束腰,用公义当作护心镜遮胸。又用平安的福音,当作预备走路的鞋穿在脚上,此外又拿着信德当作藤牌,可以灭尽那恶者一切的火箭。并戴上救恩的头盔,拿着圣灵的宝剑,就是神的道。靠着圣灵,随时多方祷告祈求,并要在此儆醒不倦,为众圣徒祈求”(以弗所书6:10-18)。


阿门!




.待续.







 
 
 

Comments


©2019-2025 by The Door Of Sheep.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