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祂的安息|脆弱中的带领力
- Ruth Haley Barton
- Sep 26
- 7 min read
Updated: Sep 27

🛠️《进入祂的安息》系列|Ruth Haley Barton
写给属灵服事者、陪伴者与引导者的邀请。
属灵变化,如今在基督徒圈子里成为了一个流行词。好消息是,它回应了我们对灵命生活的更深渴望——渴望不只是头脑的知识,不只是外在行为的规范,也不只是加诸在已经忙乱生活上的宗教活动。
属灵变化,承诺我们能与神有更亲密的关系,并经历真实的生命改变;它帮助我们表达那些极其深沉、却一次次被失望打压的渴望——深到许多人早已放弃尝试诉说它们。
坏消息,或者说让我们不那么舒服的消息是:许多属灵牧者为了回应这些渴望,尝试带领他人进入一些他们自己尚未真实经历的属灵现实。他们对什么是属灵变化,以及它如何在人真实的生命中展开,并不清晰。缺乏关于属灵操练与属灵变化过程的体验性知识,他们在努力寻找一个能为自己带来生命的生活方式,却又急于拼凑出一个对他人也有效的策略。
正如一位牧者坦承:
“我越来越不知道,怎样才能在事工时间的投入和个人灵命成长之间取得平衡。我甚至怀疑,这两者是否本就相互排斥。”
这些都是勇敢的承认,带出了关于属灵牧养的本质极具价值的问题:一个基督徒带领人所能带给他人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进入属灵变化的过程
在服事中,我们能带进的最重要的礼物,是我们自己被变化的生命。为什么?因为当我们深入地参与属灵变化的过程,并从这个变化中去带领,就能把我们灵魂的核心——神在其中运行、爱我们、变化我们、引导我们的地方——与带领真实地连接起来。
属灵变化,是基督在我们里面被成形的过程。这不是对行为的微调,而是对我们内心深处存在核心的根本性改变。
在这个过程中,神的灵把我们从出于惧怕和自我保护的行为,转向对神的信靠与交托;从自私与自我中心,转向献上真实的自我;从对结果的控制欲,转向即便在世人看来愚拙也愿意顺服神的旨意。
这样的改变,不是我们靠自己的努力所能制造出来的。它是一份来自神的礼物,充满了奥秘——就像母腹中胚胎的形成,或毛虫在蛹中蜕变成蝴蝶的过程。
神引导并完成这一过程;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创造让这变化能够发生的环境。一个被变化的带领者,会因这个认识而感到谦卑,也因不必承担改变自己与他人的重担而感到释放。
他们所能忠心去做的,是进入那些属灵操练——也就是那些能为属灵变化创造条件的操练。
健康的工作与安息节奏
耶稣在训练门徒进入服事生活时,最早教导的一项纪律,就是设立一个尊重人性、在工作与安息之间有节奏的生活方式。
与其让门徒陷入被赋权传道、医病、赶鬼(可6章)后兴奋的漩涡,耶稣更有意引导他们,不要因被使用而忘了自己的软弱人性。
他不只是讲论“要安息”,然后让他们自己解决;他邀请他们与他一起“退到安静之处”,并提供具体方法来对抗干扰、预备时间和空间。即使人群的需要蜂拥而至,耶稣仍坚定地把门徒带到安息中去。
如今基督徒牧者面对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正是身心灵的枯竭。许多人甚至没有察觉,自己正被一股暗流悄悄卷入属灵、情绪和身体的危险疲乏之中。
日常的疲惫尚属正常,但更多人陷入的是一种“危险的疲惫”——一种长期、慢性、积累了数月乃至数年的深层枯竭。
当我们疲惫至深时,生活表面看似“英勇”,却带着一种急躁慌乱,我们的事工缺乏真实果效,因我们已经失去了专注于神、专注于他人、分辨真正所需的能力。
结果是“慌乱的拯救尝试”:一种精神与心灵的迟钝,让我们无法以深度临在带出真正的洞察力。
有位天赋异禀的医生曾分享:
“我发现自己在医学院时,若太累或过劳去看病人,就会下意识开一堆检查。因为实在太累,根本无法判断到底发生了什么……所以我养成了开一整套检测的习惯,希望这些数据能告诉我遗漏了什么。可是如果我休息好了,睡一觉,或是安静地散个步……再看下一个病人时,我就可以依靠我的直觉与经验,几乎能准确看出病因。当我有时间倾听、临在于他们和他们的病情中,我几乎每次都是对的。”
当我们深度疲惫时,我们就会过度依赖外在声音来判断状况,而不是去辨识背后的根源。有时候,我们带入服事带领的最好的礼物,是一个被安息更新过的自己。
独处与安静
生命中的一个沉重真相是:我们可以非常忙碌、看起来重要无比,却早已失去与我们“内在核心”——那个知道我们在神里面是谁、并知道神呼召我们去做什么的地方——的联系。
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我们的生命就完全暴露在外在与内在的各种力量面前:别人的期待、我们自己的强迫性驱动力……这些便主导了我们的决定与步伐。
我们内在的匮乏感就会成为我们外在忙碌的根源,而这些忙碌是完全脱离真实智慧和洞察力的。
独处与安静是一种属灵操练,它为我们提供一个空间,让我们定期地安息在那位以坚定而温柔的声音称我们为“蒙爱之人”的神面前。
可惜的是,大多数人对“安静时间”的理解,是另一种形式的努力:即使内容是查经、祷告、写属灵日记,我们也可能感到负担重重。尤其是对属灵带领者而言,我们往往很难分辨,哪些是“为神而做”,哪些是“与神同在”。
于是,圣经变成了获取成功策略的教科书,祷告则成了让人筋疲力尽的脑力活动。
然而,诗篇131篇中提到的“断奶的孩子偎依在母亲怀中”,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然不同的图像:一个小孩已经被母亲充足哺育,如今可以在爱与信任中静静安歇。
独处之时,我们来到神面前,不为求什么,只为“在一起”。在这安静中,我们无需伪装、无需故作坚强,可以坦然流露我们的喜悦、需要、渴望、伤痛、失望……
神愿意在我们的“真实现况”中爱我们,而这种无条件的爱,在我们“不做任何事”的时刻仍旧临到,是我们作为人最深的需要。
这种经历,成了我们存在的磐石,也成了我们的属灵带领可以安置其上的真实身份根基。
自我认知与省察
若我们未曾定期地被神这样接纳、爱与修复,我们的带领便容易被一种深层空虚感所驱动,试图透过表现与成就来填补灵魂的裂隙。
这种无意识的挣扎对自己与他人都极具破坏力。我们终将筋疲力尽——因为没有任何成就可以真正填满人的灵魂。而我们周围的人也会察觉,他们只是我们自我实现机制中微不足道的齿轮。
真正的更新,来自一种深度愿意:让神彻底地认识我们,在最深层中搜索我们,让祂指出,哪些是“为表现驱动”的假我,哪些是“真实自己”被呼召所带出的回应。
当我们在神的面前停留得足够久,当我们让“伪装”、“表现”和各种自我支撑的机制都剥落时,我们会被卷入一种深层混沌:独处时,那些潜藏在生活表层之下的错误思维与行为模式会浮现出来。
我们可能会发现:
一个靠掌控与形象管理来维持自尊的自我;
一个渴望从他人身上得到肯定以填补空虚的自我;
一个破碎却假装自己“完好无缺”的自我;
一个在错误之地持续寻求医治的受伤自我……
这是一种令人震惊的认知,往往让人停步不前。但如果我们从未直面这样的自我,也未让神医治那个深处的自己,我们作为带领者将是极其危险的。
走出假我、进入真我,这是条艰难之路,需要我们不断“看见真相”与“承认真相”。但这是值得的——因为真理必使我们得自由,使我们可以从真正的自我中去带领,按着神在创世以前就放在我们里面的动机与呼召去回应世界。
属灵分辨
当我们在神面前有了更诚实的看见,并面对混乱之后,一个安静会随之降临——这是一个充满神同在的安静。
当我们在生命中不断操练安息、独处、静默与省察,我们会从“即将崩溃的疲惫”中回转,进入一种“警醒而安稳”的状态,可以随时准备好听见神的引导。
一种“知晓”会浮现,一个微小的声音会低语,一阵轻微的风会吹拂,而我们将足够醒着,足够敏锐,去感受并辨识它!
在这种状态下,我们不再努力从神那里“逼问智慧”,分辨成为一种纯然的礼物。圣灵持续地、温柔地引导我们,告诉我们,在眼前这个局面里,神的旨意为何,或者,提醒我们等候,直到分辨清楚。
一个被变化的带领者,越来越意识到:
“我们生命中那些最需要被解决的事,并不会在‘思考层面’被解决,它们只能在‘聆听层面’被解决。”
因为神的灵与我们的灵共同见证何为真实(罗马书8:16);因为许多事不能靠人类的智慧教导,只能靠圣灵的感动(哥林多前书2:12–13);也因为在这个层面上,完全的爱能驱除惧怕,使我们勇于回应那些看似冒险、但确实来自神的呼召(约翰一书4:18)。
能在这个层面上聆听并以此带领的牧者,是一种全然不同的带领者。
脆弱中的带领力
选择从一个“我正在被更新、被改变”的地方去带领,是一种脆弱的方式。因为在这个地方,我没有所有的答案,我也不再掌控一切。
但如果我愿意从这里去带领,我所能给予的,将是真实的——与他人正在寻找的真实需要相契合。
我带领的质量,也会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不再是从忙乱中发出的带领,而是从神的安息中带领;不再是从枯竭中带领,而是从与神相遇、被祂充满的灵魂中带领;不再是受制于假我的驱使或外界的期待,而是从那个被神创造、被祂认识的“真实的我”中去回应神的呼召。
虽然这可能显得不合逻辑,甚至令人不安,但真实的属灵带领力,就是建立在“从我被变化的中心出发”这一能力之上。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