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记(中)第二十三课2】起因
- RBM
- May 31
- 3 min read

1亚伯拉罕从那里向南地迁去,寄居在加低斯和书珥中间的基拉耳。
2亚伯拉罕称他的妻撒拉为妹子,基拉耳王亚比米勒差人把撒拉取了去。
1、亚伯拉罕
第一节经文特别需要借助于原文,才能明白亚伯拉罕的地理方位:וַיִּסַּע מִשָּׁם אַבְרָהָם אַרְצָה הַנֶּגֶב וַיֵּשֶׁבבֵּין־קָדֵשׁ וּבֵין שׁוּר וַיָּגָר בִּגְרָֽר;Now Abraham moved on from there into the region of the Negev and lived between Kadesh and Shur. For a while he stayed in Gerar(NIV);And Abraham journeyed from thence toward the south country, and dwelled between Kadesh and Shur, and sojourned in Gerar(KJV)。
基本上可以这样说,亚伯拉从希伯伦向南迁徙,方向是加低斯和书珥之间,那个方向向南直到埃及;而中途暂时安身在基拉耳。亚伯拉罕南迁可能因为平原诸城灭绝造成的恐慌。
亚伯拉罕第一次南下埃及是因为饥荒(12:9-10);并可能追踪了夏甲南逃的路线(16:7)。第一个动词נָסַע的基本含义是启程前往(南地;11:2,12:9,13:11);而第二个动词גּוּר的基本含义是旅居(到基拉尔;12:10,19:9)。翻作“寄居”的动词则是יָשַׁב。这里有三个专有名词。
第一是加低斯(קָדֵשׁ,holy;14:7,16:15);一般认为这里是犹大国的南界。第二是书珥(שׁוּר,wall;16:7),可以是埃及和以色列的交界;以色列人出埃及过红海之后即进入此地。第三就是基拉耳(גְּרָר,倒嚼?利未记11:7;a lodging place)。一般认为,基拉耳今天靠近加沙地带,当时是非利士人的城市。创世纪10:19将之立为迦南的地界。这意味着,亚伯拉罕已经到了应许之地的“海关”。
我们也许应该为亚伯拉罕感谢神:接下来发生的事件实际上阻断了亚伯拉罕继续返回埃及的路线;上帝藉着变故将选民“挽留”在神的国度里。在以色列人的历史中,基拉耳是战争前沿。
2、亚比米勒
恐惧不仅摧毁了罗得和他的女儿对神的信心,现在又再一次捆绑了亚伯拉罕。“亚伯拉罕称他的妻撒拉为妹子”,这不过是亚伯拉罕在埃及软弱的重现。
不仅如此,亚伯拉罕这次软弱是在上帝明确应许撒拉即将怀孕生子之后,他的自私、不信显得更具有悲剧性。他为了保护自己的性命,不惜以撒拉和应许之子去冒险。仅就这件事而言,完全看不出亚伯拉罕比罗得更为属灵。人都是一样的罪人。
而软弱就会给魔鬼留下可乘之机:“基拉耳王亚比米勒差人把撒拉取了去”。夺妻之恨再度重演。日光下面在没有新事:世界的王亦然好色,手段仍然专制野蛮。
亚比米勒即红二代(אֲבִימֶלֶךְ,Melek is father or my father is king),在旧约中出现了67次,一般认为他不是人名,而是类似“法老”、“凯撒”的头衔,如“主席”、“书记”、“总统”之类。不妨直接理解为“世界的王”。
圣经中至少有四个人共享了这个名称:亚伯拉罕时代的基拉尔王,以撒时代的基拉尔王,大卫时代迦特城的非利士王,士师基甸的儿子以及示剑的暴君。基拉耳王亚比米勒应该是非利士人(创世纪21:32;10:14;耶利米书47:4,;阿摩司书9:7;“巴勒斯坦”)。
一般认为非利士人与希腊爱琴海的迈锡尼文化的早期有联结;他们征服了沿着迦南西南部沿海的5座城市:迦萨、亚实基伦、亚实突、以革伦和迦特,那里直到公元前1185年都属于古埃及。埃及可以代表东方文化,非利士人可以代表希腊文化或西方文化。
于是法老和亚比米勒对撒拉的两次劫持,可以预表世上两个强盗或犯人对基督及教会的抢夺。一个强盗悔改了。“未受割礼的”非利士人或海上民族(迦斐托)一直是以色列人的宿敌。
————————————
其他相关内容:thedoorofsheep.com/圣经讲章
Comments